人生驿站的基本观点: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全书的核心是“自我价值实现”。
人生驿站及其网络环境有三大理论支持:一是两自价值规律;二是用五行学说对现有社会结构进行分析;三是《共产党宣言》核心的基本思想。前两个已经在书中详细论述。
《人生驿站及其网络环境》定稿以后,找到了第三个理论支持,但由于健康原因,出版时不能对书稿进行全面调整修改,所以,计划通过“广义教育园地”进行补充。
人生驿站的重要观点是:人类社会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只有广义教育才能拯救人类。
怎样拯救人类社会?
必须找到现有社会问题的总根源!
三大理论支持,可以找到现有社会问题的总根源并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
我们可以先从“《共产党宣言》核心的基本思想”找到切入点。
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 1992年3月)的两个序言中分别是这样描述:
贯穿《宣言》的基本思想: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
—— 1883年德文版序言 第7页
虽然《宣言》是我们两个人的共同作品,但我始终认为必须指出,构成《宣言》核心的基本思想是属于马克思的。这个思想就是:“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
—— 1888年英文版序言 第12页
以上两段话的最主要的区别就是交换方式,再者是,加了“核心的”三个字。这是五年后恩格斯进行了深刻的思索,给出了准确的定义。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最基本的意思是“经济是政治的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问题在于经济的具体定义,特别是现代社会的经济的概念。在绝大多数人的观念中,经济就是物质生产,就是GDP, 产值是多少。 具体地说,就是现有社会的经济生产主要是商品经济的生产,相应地,是商品经济发展模式。
在现代社会,经济有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知识含量!
表面上的经济生产、经济交换,实质上是知识经济的生产和交换。
在现代社会,经济生产、经济交换,是整个社会结构共同完成,社会结构中的每一个主要领域中都含有相应的知识,如果不能精通相应的知识,都会影响全社会的经济生产和交换。
这可以用第二理论支持来解释,“用五行学说对现有社会结构进行分析”。见相关章节。
现有社会问题的总根源是:人自身发展所需要的社会性条件没有社会化。什么意思?
现代社会的人,需要有一个社会性条件:有所学,有所用,有所为。能学习知识,并通过使用知识来精通知识,并将知识变成劳动成果,或为家庭做贡献,或为单位做贡献,或为社会做贡献。
现有社会,在“有所学”这个最基本的前提方面,就受到了限制!如果用通俗的语言简单描述就是四个字:知识壁垒!
人生驿站及其网络环境就是通过网络环境,通过自我价值的交换,为全社会的人提供“有所学,有所用,有所为”的社会性条件,从而打破“知识壁垒”,使现有社会问题标本兼治,对一些社会的治理立竿见影,如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全社会的就业与再就业问题。
主要的作用是:改变现有社会的底层运行逻辑。
现有社会人们的人生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学习阶段、工作阶段、退休阶段。
有了人生驿站及其网络环境,全社会可以实现“轮流学习、轮流工作、轮流娱乐”。
人们的人生可以分为N个阶段,随时随地到人生驿站及其网络内学习、工作、娱乐,得到全面发展,实现自我价值,让人生更有意义。
这样就可以使现有社会的“商品经济发展模式”平稳地过渡到“知识经济发展模式”。
机械化程序的不断提高,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都使传统意义上的“工作岗位”不断减少,越来越多的人将失去工作,失去工作的人怎样从“全社会的蛋糕”中分得“自己及家庭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一份蛋糕?这是一个迫切需要深入探讨的理论问题。
人生驿站及其网络环境从理论上给出了一条路径,具体的问题可以沿着“广义教育与广义劳动成果”这条线索进行深入探讨。
希望更多的有识之士,提出更多的建设性意见。